当前位置:懂科普 >

综合知识

> 论语怎么写注释

论语怎么写注释

1.论语全文,带注释,翻译,赏析

《论语十则》

论语怎么写注释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论语全文加注释

你好《<论语>六则》解析鉴赏 【作者介绍】 孔丘(前55l~前479),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现在山东省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出身贵族,早年做过乘田(管理牛羊的官)、委吏(管仓库的官)一类的小官。30岁开始聚徒讲学。

50岁时任鲁国中都(现在山东省汶上县)宰,后来一度任司空(掌建筑)、司寇(掌司法)。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游历列国,不被重用。

晚年整理过《诗》《书》等古代文献。孔丘长期从事私人讲学,据传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72人。

他提倡仁政、德治与礼乐教化,创立儒家学派。自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解题】 本文选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全书共二十篇,每篇有若干章,取首章中的两三个字为篇名。一章记一件事或几句话、各章基本上是独立的,没有结构上的关系。

课文的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则见于《学而》篇,第二、三则见于《为政》篇,第四则见于《公冶长》篇,第五、六则见于《述而》篇。《论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学等许多方面,是研究孔丘和儒家学说的重要资料。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些言论,后来发展成为成语和格言,很有启发教育作用。

课文所选的六则,是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 【注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特指有学问的男子,如荀子、孟子,相当于“先生”。

在《论语》中,孔丘门人称自己老师为“子”。书传直接说“子曰”的,都专指孔子。

曰:说,说道。学:学习。

而:顺接连词,表示被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可不译。时习:按一定时间实习(或温习)。

时:按时。习:有演习、实习和温习、复习两种意思,后者偏重于书本知识,前者偏重于技能。

之:代词,指学到的知识。不:不是。

亦:这里是一个加重语气的助词。说:同“悦”愉快,快乐。

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这一句讲一个人就当好学,并按时温习学得的知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指朋友。

古代“朋”与“友”的称呼有区别,“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自:从。

远方:很远的地方。来:来到,有“来共同研究学问”的意思。

乐:快乐。○这一句强调要乐于共同学习。

《礼记·学记》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指自己有学问而人家不知道或人家不赏识、任用。

而:转折连词。愠:恼怒,恼恨。

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道德高尚的人。

○紧承第二句,提出了一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这就是要有宽广的胸怀,即使由于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暂时受了委屈,也不恼恨人,这才称得上道德高尚。 以上一则三个并列的反问句,从不同角度说明应有的学习态度。

句一讲不仅要好学,而且还要按时温习。句二讲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到一起,互相切磋学问,值得珍惜。

句三讲要注意自我修养,要谦逊,受得住委屈。把深刻的道理用委婉的语气讲出来,让人心悦诚服。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温习。

故:旧的。这里指已经学过的知识。

而:顺接连词。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

可以: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词,“可”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可以”,“以”是个介词,这里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这一句中,这个对象承前省去了。)

为:动词,做为,当做。师:教师,老师。

矣:句末语助词。○对所学知识不断复习,不仅可以加深理解,而且可以由此及彼的获得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以上一则说明学习方法,强调对所学知识要反复温习,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学:学习。这里指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相当于“却”,“可是”,“但是”。思:思考,思索。

罔:受蒙蔽,受欺骗。殆:通“怠”,精神疲倦。

两个“则”:都是顺接连词,就,便。○学习和思考是求知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以上一则讲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指出“学”和“思”紧密结合,才是正确途径。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贡:孔子的弟子。

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文子:姓孔名圉(yǔ),字仲叔,卫国大夫。

“文”是他死后的谥号。何以:即“以何”,介词结构,凭什么。

疑问代词宾语提前。谓之:称他,动宾结构。

谓:叫做。之:代词,他,指孔文子。

也:语助词,相当于“呢”。○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及大臣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一个表示褒贬的称号叫做“谥”。

谥有一定的标准;因为同一个谥号可以概括不同身分的人的几种主要品行,所以子贡问孔子,孔文子的谥号是依据哪一条。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敏:聪明,敏捷。

而:顺接连词,相当于“既……又……”,所连接的两部分有递进意思。好学:勤学,努力学习。

不耻下问:不以向。

3.《论语》注释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和:调和、和谐、协调。

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评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4.论语十二章翻译和注释

论语十二章翻译和注释:

字词分析:

子:先生,指孔子。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不亦说乎}乎:语气词。

说:通“悦”,愉快。

自:从。

知:知道,了解。

愠:生气,发怒,恼怒。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吾:人称代词,我。

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站立,站得住。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疑惑。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曲肱:弯着胳膊。肱,胳膊。

从心所欲:随心所欲。

逾:越过,超过。

堪:能忍受。

笃:坚守

文章翻译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学而》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学而》

3、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情达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为政》

4、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为政》

5、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为政》

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篮竹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贫穷与愁苦,颜回却没有改变在其中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雍也》

7、孔子说:“懂得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雍也》

8、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 -------《述而》

9、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自己身上也有她的缺点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述而》

10、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 日夜不停。” ------《子罕》

11、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是哪怕一个普通人的志气也不可改变。” -------《子罕》

12、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张子》

5.几句论语的注释与翻译

1.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侯,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侯,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再重复去教他了。”

愤:说文“懑也”。《广雅·释诂》愤:盈也。气盈为愤,引申为多,指学识深厚。启:开,开悟。

悱:说文“口悱悱也”,意思是多说。发:原意是射箭,引申为传达,这里指讲明白。

2.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感到困惑,有仁爱的人不会感到忧虑,有勇气的人不会感到恐惧。”

知:通智。

3.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大河的岸上说:“(时间)就像这样奔流逝去啊,不管白天还是黑夜。”

斯:这,这样。 舍:分,区别。

6.求(论语)全篇及注释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

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

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

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

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

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

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

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

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

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

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

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

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

7.论语原文及对照注释

孔子论语十则原文翻译译文

论语十则

选自《论语》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论语原文及对照注释

孔子论语十则原文翻译译文 论语十则 选自《论语》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论语》十则的注释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 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 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 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 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 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 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 断积累知识。

“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 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

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 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 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 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讲的是珍惜宝贵 的时光。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 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 (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这一段讲躬身实践的重要性。

10.论语十二篇注释

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重点字词解释:(1) 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 时习:时常地复习。(3) 说:通假字,音yuè,愉快.(4) 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5) 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6) 愠:生气,发怒。

(7)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第二则: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重点字词解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3)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真诚、诚实 (5)传:老师传授的知识第四则: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重点字词:故:旧的,原来的。

此处指已学过的知识. 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就。知:领悟,获得。

可:可以。 以:凭借。

为:成为,做。第五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字词解释: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本意是危险,这里指有害。

第六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释】 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乐:乐于学。第七则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注释】知:懂得,知道。之:代词,它。

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乐:以……为乐趣。

好:喜欢,爱好。者:代词,……的人。

第八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注释】1、疏食(si 嗣)---粗粮。

2、肱(gong 公)由肩至肘的部位。泛指胳膊。

3、枕(zhen 诊)---枕着。4、乐(luo 洛)第九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注释①择:选择。

第十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注释①逝者:指流逝的时光。

②斯:这里指“川”,即河,河流。 ③不舍:不停。

④如:就像。 ⑤昼夜:白天和黑夜夫(fú):〈书〉①指示词。

那;这:独不见夫螳螂乎?②代词。他:使夫往而学焉。

③助词。a)用在一句话的开始:夫战,勇气也。

b)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人定胜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夫(fū):①丈夫。

②成年男子。③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

④旧时指服劳役的人,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第十一章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注释】1.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

2.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男子汉3.夺:改变,换。

4.志:(某人的)志气第十二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注释】 笃志:志,意为“识”,此为强记之义。

切问:问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标签: 注释 论语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zonghezhishi/0rjw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