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学习教育

> 造句不拘一格

造句不拘一格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造句不拘一格】内容,供您参考。

1、他大胆打破规矩,不拘一格地创作新体裁小说。

2、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能构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他在生意场上应变无方,不拘一格,所以左右逢源,发展得很快。

4、他认为必须不拘一格、破格选才。

5、这款汽车的设计不拘一格,即美观大方,又舒适。

6、远眺国际网络,网站排版多变,美观大方,不拘一格

7、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清规戒律,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

8、鲁迅先生的杂文,挥洒自如,不拘一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9、创业者智慧:不拘一格,出奇制胜。

10、玻璃餐桌则时尚新潮,不拘一格

11、汉高祖刘邦不拘一格的重用人才,在于项羽的对抗中最终功成名就,只是在治理朝政时没有能够做到精兵简政。

12、不拘一格的装修和摆放,不经意中却透出不一般的品位。

13、必须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思想,不拘一格选择人才。

14、他写的文章取材新颖、不拘一格

15、一个好领导,应该做到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16、张小明的散文写得很好,可以说不拘一格

17、不拘一格选贤举能,给我们的事业带来了生机。

18、用文学艺术反映时代面貌,形式要多样化,诗歌、小说、电视、戏剧等等都可以,总之不拘一格

19、坚持双百方针,使文化、艺术不拘一格地发展,才能使其繁荣。

造句不拘一格

关于【不拘一格】扩展阅读

【不拘一格】汉语拼音为:bù jū yī gé。

【不拘一格】基本意思为:拘:拘泥,限制。格:规格,标准。指不受某种规格、方式等的束缚。

【不拘一格】出处为:清·龚自珍《己亥杂诗》第一二五首:“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不拘一格】典故:龚自珍是我国清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1792年,他出生于浙江仁和(在今抗州)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他从小就喜爱读书,特别爱学写诗。14岁时,他就能写诗,18岁时会填词,20岁就成了当时著名的诗人。他写的诗,想象力很丰富,语言也瑰丽多姿,具有浪漫主义风格。他在诗中揭露了清王朝的黑暗和腐败,主张改革,支持禁烟派,反对侵略,反对妥协,充满着爱国热情。他是个爱国主义者。龚自珍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在清朝政府里做了20年左右的官。由于他不满官场中的腐败和黑暗,一直受到排挤和打击。1839年,在他48岁时,就毅然辞官回老家。在回乡的旅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一天,龚自珍路过镇江,只见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打听,原来当地在赛神。人们抬着玉皇、风神、雷神等天神在虔诚地祭拜。这时,有人认出了龚自珍。一听当代文豪也在这里,一位道士马上挤上前来恳请龚自珍为天神写篇祭文。龚自珍一挥而就写下了《九州生气恃风雷》这首诗,全诗共四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诗中九州是整个中国的代称。诗的大意说,中国要有生气,要凭借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现在人们都不敢说话,沉闷得令人可悲。我奉劝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规,把有用的人才降到人间来吧。后来,人们把“不拘一格降人才”精简成“不拘一格”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不拘泥于一种规格、办法。诗里还引申出“万马齐喑”这个成语,比喻空气沉闷的局面。

【不拘一格】解释:不拘一格(bù jū yī gé):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出自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第125首。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4、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5、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标签: 造句 不拘一格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xuexijiaoyu/8kqzy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