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学习教育

> 用遍访造句子

用遍访造句子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遍访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无极宗本是江湖上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派,创派祖师玄真道人年轻之时好云游天下,遍访名山大川,流连于丛山峻岭之间却是逍遥快。

2、再又从陈球学习了《律令》,而后,又游学各地,于幽、并、兖、豫各地,遍访名儒,转益多师,虚心向他们学习。

3、离任后,他遍访名家,转益多师,书法逐步进入了挥洒自如的境地。

4、交换藏品,互通有无;他利用寒暑假,遍访各地藏花已久的“花友”。

5、唐肃宗至德二年,悟空二十九岁,于迦湿弥罗国受具足戒,研究根本律仪,并在各地流浪,遍访名寺名塔。

6、徐庶,字元直,豫州颍川郡人;本名徐福;自幼好剑击,早年因在家乡闯祸,化名单福,从此折节向学,遍访名师。

7、每当我回到家乡,我总是逐家逐户地遍访亲戚。

8、他们“造士”,在山顶建起学堂,期望“火尽薪传”;他们出游,遍访遗民志士,互通声气,同时考察天下险阻,以待恢复。

9、不瞒老先生说,学生未侥幸时,便作一痴想,要娶佳人为配,遍访并无,向闻令爱小姐,才貌两全,不觉私心窃慕,自愧鲰生寒陋,不敢仰攀。

10、穆公视之为掌上明珠,爱逾性命,遂遣孟视明遍访境内各名山大川之野士名人,终于在太华山上求得奇土萧史。

11、他出使中国期间,还遍访新罗人聚集的南到日照、北到蓬莱的沿海地区,为新罗侨民做了不少善事,也留下了很多睹物思情、去国怀乡的诗篇。

12、我喜不自胜,由近及远,遗貌取神,穷追猛夺,遍访书山碑林于帖中。

13、同伴窃解救之,乃更名而逃,折节向学,遍访名师。

14、,豫州颍川郡人;本名徐福;自幼好剑击,早年因在家乡闯祸,化名单福,从此折节向学,遍访名师。

15、作为心意拳传人,王知亮自幼习武,曾云游全国各地遍访武林名师学艺。

16、林重萆遍访半个中国,慧眼独具,选中了钟灵毓秀、易守难攻的天桂山。

17、我向来喜欢搜集先人一切琐碎的遗事,你们当能忆及和我同住英格兰时,遍访亲戚故旧,我之长途跋涉,目的正在此。

18、岂可伤悲?所赖有司秉德政,遍访民间,以寻落榜而不落志者,以求其不羁之才,闪光之处。

19、早已被都市喧哗重重围困的你,是否也想到永春来,坐看雾起云涌,遍访画图人烟呢?

20、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

21、在乔山公墓安葬了儿子之后,伤心欲绝的刘兰放下了生意,遍访姜浩生前的师友。

22、因此曹玉珍和李殿福辞去太医院编修的工作,遍访名医,走遍三山五岳,四海九州,最终在以土著萨满巫师手中求得一生女偏方。

23、徐整,三国吴人,做过地方小官,后因战乱和对仕途的无望,弃官归隐,过起了闲云野鹤的道士生活,遍访天下名山古观。

24、乃更姓名而逃,折节向学,遍访名师,尝与司马徽谈论。

用遍访造句子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标签: 遍访 句子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xuexijiaoyu/349p0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