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懂科普 >

IT科技

> 原子核是什么东西

原子核是什么东西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中子不带电,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因此原子核就带正电荷。 物体或构成物体的粒子所带的正电叫正电荷。 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是正电荷。表示符号为“+”;人们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负电荷,表

原子核是什么东西

原子核的定义

物体都是由分子(当然也有离子,就物体课来说,你可以这样理解)组成的。 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是原子核和围绕在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好比太阳系,太阳比作原子核,电子比作九大行星,这样类比不科学,但是,有一定相似处,要有量子力学的知

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中。各种元素的原子核中所含的质子和中子数都不相同。原子核有的稳定,有的不稳定,不稳定的原子核能放出射线,并衰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

你这里所说的核子和原子核,是指举例子说,氦原子核里面有2个质子和两个中子,你说的所谓的核子就是上面说的中子质子吧,中子和质子能结合到一起,是一种叫强相互作用力的把他们结合到一起,不然质子和质子都带正电,他们就会把互相摊弹开,不能

原子核的性质

人们一直以为电子和原子核之间是真空.可实际上,最近几年以来,人们通过研究发现,电子和原子核之间也存在能量、场.也就是说,电子和原子核之间不是真空.所以应该是高密度的以太,不过,现在的理解上,说是真空也是可以的……因为还没有定论

原子核极小,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但原子核的密度却极大,在极小的原子核里却集中了99.96%以上原子的质量。而且原子核的能量极大,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能克服质子之间所带正电荷的斥力而结合成原子核,使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当一些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时,会释放出巨大的原子核能,即原子能。

核武器,就是利用能自持进行的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时释放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毁伤破坏效应的武器。 核武器也叫核子武器或原子武器。从广义上说核武器是指包括投掷或发射系统在内的具有作战能力的核武器系统。核武器通常指

原子核的发现情况

什么都没有。。。。这东西是死的。。。。人也看不见。。自己yy的。。。等那天能看见了、、、看就可以了。。。这东西的话。。没有办法的。。。。

迄今为止,已发现的稳定原子核265种,60种天然放射性核,人工合成有2400种核,然而在核素图上,由中子滴落线、质子滴落线及自裂变半衰期大于1μs的边界内所包围的核素应有8000余种,这表明有一大半核尚未被人们认识。根据目前的情况,考虑到可能的生成与鉴别方法,估计还可能被生成或鉴别600种左右的新核素,它们是世界各地有关实验室不惜耗费重金搜索的目标。

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变化(从一种原子核变化为另外一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是什么东西赋予了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动能

`核外电子之所以可以围绕原子核转动是因为原子核是带正电的,而核外电子是带负电的,它们之间有一个吸引力的存在,而当电子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时产生一个离心力,就和这个吸引力抵消。所以核外电子才能围绕原子核运动。

反物质是什么东西

【反物质】

是一种人类陌生的物质形式,在粒子物理学里,反物质是反粒子概念的延伸,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物质和物质是相对立的,会如同粒子与反粒子结合一般,导致两者湮灭并释放出高能光子或伽玛射线。

1932年由美国物理学家卡尔·安德森在实验中证实了正电子的存在。随后又发现了负质子和自旋方向相反的反中子。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300多种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都是正反成对存在的,也就是说,任何粒子都可能存在着反粒子,2010年11月17日,欧洲研究人员在科学史上首次成功“抓住”微量反物质。2011年5月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制造了迄今最重反物质粒子——反氦4。2011年6月5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宣布已成功抓取反氢原子超过15分钟。

【反物质主要特点】

在多数理论家看来,宇宙中正反物质的大尺度分离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三千万光年的范围内没有反物质天体,已说明宇宙中大块的反物质是不存在的。但是理论家也相信,极早期宇宙中正反物质应当等量。这样,需要做的事是寻找物理机理,来说明宇宙如何才能从正反物质等量的状态过渡到正物质为主的状态。这里,理论家也遇到了非常尖锐的困难。

按照大爆炸理论,甚早期宇宙介质的温度非常高。粒子间的热碰撞会成对地产生任何基本粒子。当粒子的成对湮灭与成对产生达到统计平衡,宇宙介质就是一切基本粒子构成的混合气体,且任一种稳定或不稳定的粒子都有接近相等的数密度。至于重子和反重子的数目是否严格相等,这不是由物理规律决定,而是由初条件决定的。

在理论家看来,在最初的宇宙中正反粒子应当等量才自然。但是易于看出,若这想法是对的,重子的守恒性立即会给出与事实明显不符的推论。当宇宙的膨胀使气体温度降至10 ^13 K以下,由于粒子的热动能已不够,热碰撞成对产生重子已不可能。于是湮灭过程将使正反重子的数目同时迅速下降。最终,宇宙中将既没有重子,也没有反重子。这显然不是真实宇宙的情景。事实上,今天宇宙中光子的数目最多.重子的数目是它的十万万分之一左右,反重子的数目很可能还要低许多量级。如果重子数B的守恒性是严格的物理规律,要宇宙从正反重子等量的状态演化成今天这样的状态是不可能的。然后,理论家又不能相信在原始的宇宙中重子就会多于反重子,那么问题的出路在哪儿?

重子数B的守恒性肯定是严格成立的物理规律吗?至今难以计数的粒子实验确实没有发现过一个破坏重子数守恒的事例,但是这并不说明它一定是严格的规律。回顾一下化学的发展可作借鉴。化学反应是元素的重新组合。经验表明,在重组合的前后,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是守恒的,无数的化学实践表明没有例外。想把汞变金的炼金术的失败,更从反面提供了证明。但是有了核反应的知识后人们已清楚知道,汞变成金完全可能,关键在于要有高的能量让原子核发生变化。化学反应是在粒子能量小于1MeV的条件下进行的,这条件下原子核不能相互接触,核反应就不能发生。若过程中粒子的能量超过1MeV,原子核之间就能充分接近,那么原子核就能变化了,原子数的守恒性也就随之破坏了。由此看来,原子数在化学过程中的守恒不是偶然的,但是它仅是低能下的唯象规律,而不是普遍成立的自然规律。借鉴同样的道理,重子数的守恒性也可能仅是一定能量范围的唯象规律,而不是普遍成立的。当粒子的能量更高,重子数的守恒性完全可能会不成立,这正是今天的理论家看到的出路。

从70年代中期起,粒子物理中由弱电统一理论的成功,掀起了研究相互作用大统一的潮流。按这样的理论,高能下发生破坏重子数守恒的过程是自然的事,粒子物理中的这一潮流与宇宙学解决正反物质不对称疑难的需要不谋而合了。于是这疑难问题作为粒子物理和宇宙学的交叉领域而得到了很多进展。人们已清楚,要从正反物质等量的早期宇宙演化出今天正物质为主的状态,除了重子数守恒须可能被破坏外,正反粒子的相互作用性质还必须有适量的差别。由于超高能下的粒子物理规律至今还没有被掌握,因此实际上自然界是否确实具备这两个要素,尚不能回答,人们正在试探和摸索之中,如果今天的宇宙中只有正物质天体是事实,问题是否能按这思路得到解决也还并不完全肯定。

总之,为彻底揭开宇宙反物质之谜,前面还有漫长路要走。人们已能预料,这问题的解决不仅对认识宇宙是重要的,它对物理学的影响也将是很深刻的。

下面是小说《天使与魔鬼》(丹·布朗著)中提到的一些:

反物质是人类目前所知的威力最大的能量源。它能以百分之百的效率释放能量(核裂变的效率是百分之一点五)。反物质不造成污染,也不产生辐射,一小滴反物质就可以维持整个纽约城全天的动能。先别过于乐观,其中可隐藏着危机……

反物质极不稳定,它可以把接触到的任何东西化为灰烬……连空气也概莫能外。仅仅一克反物质就相当于20万吨当量的核*的能量——比当年扔在广岛的那颗原子弹要强20多倍。

当物质与反物质接触,原子最外层的电子因为所带电荷相反而抵消,原子核中的质子也因同样的原因相互抵消,而反中子因磁性与中子相反而与中子进行强烈的碰撞发出惊人的能量。爱因斯坦曾计算过这种完整的能量释放比率,跟这种完全的能量释放相比,核裂变就像划燃一根安全火柴一样微不足道。

在EVE等太空类游戏中也有所涉及,比如以此为背景的反物质弹。

分子和原子,量子各是什么东西?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与原子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有间隔,在不停地运动,都既有种类之分,又有个数之别,都不显电性。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

量子是现代物理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物理学家M·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的。他假设黑体辐射中的辐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取能量基本单位的整数倍,从而很好地解释了黑体辐射的实验现象。

后来的研究表明,不但能量表现出这种不连续的分离化性质,其他物理量诸如角动量、自旋、电荷等也都表现出这种不连续的量子化现象。这同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有根本的区别。量子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微观物理世界。描写微观物理世界的物理理论是量子力学。

扩展资料:

分子的特性:

1.分子之间有间隔。例如:取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之后,体积小于100毫升。

2.一切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固、液、气中,气体扩散最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例如:天气热时衣服容易晒干。

3.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4.分子很小,但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5.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原子的力量很大,其中原子核的能量被释放之后会有相对的危害。但也有好处,就是我们善于利用的话是可以帮助我们的。其中原子核的放射我们可以让植物吸收来减少我们的伤害。

但我们通常可以做的是尽量少用有原子能量的东西,这样可以减少伤害了。要善于观察和及时了解新的方法才可以更好地预防。

量子物理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学科,是研究原子、分子以至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基本理论。

量子理论的突破首先出现在黑体辐射能量密度随频率的分布规律上。1900年10月,由于普朗克解释黑体辐射现象,将维恩定律加以改良,又将玻尔兹曼熵公式重新诠释,得出了一个与实验数据完全吻合普朗克公式来描述黑体辐射。

普朗克提出能与观测结果很好地符合的简单公式,实验物理学家相信其中必定蕴藏着一个尚未被揭示出来的科学原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原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分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量子

原子、原子核、光量子、电子、正电子…………诸如此类极小的东西,是如何确定它们的质量、大小、以及性质

不带电离子可以利用该原子光谱的吸收峰来判别,带电粒子可以利用其在磁场中运动偏转的不同来计算质量,光子没有静质量,只有动质量,根据m=hv/c^2计算出v是光的频率,c是光速,h是普朗克常数更多追问追答追问我不是问公式我不是问哪个字母表示什么是用什么实验得知它们的大小,性质,质量?追答质量向我上面说的原理的大概我和你说了追问小弟弟有那么好的知识基础,但也不能限于书本的知识啊!追答质谱仪

太阳里究竟是什么东西竟能燃烧那么久???

目前认为太阳的能量来源是大量的氢元素产生的核聚变反应.就是说太阳那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核试验。

太阳的一生是从星云开始的,最后一直到红巨星、白矮星,成为太阳的死骸,这一过程大约要经过100亿年,也就是说再过50亿年将是太阳的死期,而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将在太阳变成膨胀的红巨星时被其吞掉.如果我们人类能生存到那个时代的话,就只能飞到其他星球上去生活了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这种能量是由四个氢原子核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而释放出来的.我们知道,一个氢原子核的原子量是1.00728,一个氦原子核的原子量是4.0015,4个氢原子核的质量应为4.0292.当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1个氦核时,就要亏损0.0276个单位的质量,其中,1克氢核聚变成氦核时要亏损0.0069克的质量.这就是说,太阳能的产生是以消耗质量为代价的,而且这些质量转化成太阳辐射就不再属于太阳了.太阳每秒钟要损失大约400万吨的质量,对于巨大的太阳质量来说简直太微不足道了.从太阳诞生到目前的50亿年中,太阳仅消耗了0.03%的质量,即使再过50亿年也仅消耗太阳质量的0.06%.

标签: 原子核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dongkepu.com/itkeji/lknvg3.html